吕朝
伴随着新的社会需求不断涌现,以“草根”作比喻的新兴民间公益慈善力量正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他们来自基层、贴近受益人;他们回应鲜活的社会需求、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一支不应忽视、不可或缺的力量。
他们有驱动力。罗素说:“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当前社会,对弱势群体“不可遏制的同情”,对自我完善“不可遏制的追求”和对社会创新“不可遏制的冲动”,正使得越来越多民间人士投身到公益慈善领域。这些“草根”公益的创业者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着工作,足以证明他们有着强大的动力支撑。
他们有创新力。社会组织尤其是贴近基层需求的“草根”社会组织,由于其灵活性强、成本低和非营利性的特点,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创新的主体和社会政策的试验田。可以说,在社会创新领域,社会组织和政府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如何营造“草根”公益慈善组织的理想发展环境?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这样描绘过:
它包括积极开明的政策环境。政府应像扶植创新企业一样扶植优秀的社会组织,包括建立社会组织注册的快速通道;对初创期的社会组织给予开办费、运营费补贴等扶植政策;制定和实施公益项目招投标制度流程,使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化、流程化、透明化;为社会组织提供低收费或免费的办公场所,或给予房租补贴;对不同背景、不同“级别”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在免税政策等优惠条件上一视同仁;制定与引进经济和科技人才相类似的吸引人才政策,在待遇、住房、户籍等优惠政策方面向优秀社会组织人才倾斜。
充沛稳定的慈善投资。这里应该聚集着那些最有使命感和对社会创新最具偏好的慈善投资人,他们会像寻找商业机会一样寻找社会创新者,并对他们的新奇想法激动不已;这里有能够让公益资源的供需双方迅速找到彼此的各种场合和技术手段;这里有类似风险投资机制的公益创投基金,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启动资金。
配套完善的中介服务。一个公益想法在这里会得到从创意、到孵化再到实验的全程跟踪服务;公益孵化器、能力建设培训、咨询评估、资金中介、法律财务服务等一应俱全;各种公益媒体发达,使得慈善信息唾手可得。
与此同时,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过程中,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而是应该利用政策杠杆,撬动全社会的力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社会组织自身的成长动力;建立健全一个在政府指导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之间既相互合作又优胜劣汰,各类资源自我循环流动的公益慈善“生态系统”。
只有这样,当我们再提及“草根”公益慈善组织时,首先想到的,才不会是小、弱和微不足道。“草根”公益慈善组织,才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作者系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
|